当晚,伊纳勒派遣了使者来到哈拉奇大营。
“贵军来到此地......”
“你们能来到这里,我们就不能来?”
“这......,不过这里属于白沙瓦管辖,而白沙瓦可是阿富汗人的地方啊”
“哦?阿富汗人?那这里不久前还是莫卧儿帝国的地方呢,我们总督是莫卧儿帝国皇帝的女婿,前来收复失地也是理所当然”
“阁下,我国已经击败了叛军,正在白沙瓦一带屯兵十万,您可得想清楚了”
“十万?哈哈哈,经过长达一年的喀布尔之战,你们还有十万?”
“你......,这么说贵军是成心要与我们为敌了?”
“那要看你们是如何做的了,你们单单占住白沙瓦我没意见,但想要一并拿下科哈特却不行”
那人一听赶紧回去了,对于他们来说,失去科哈特无关紧要,只要将白沙瓦和拉瓦尔品第一带拿到手里就行了,想要东进印度河平原,可以从拉瓦尔品第那里出发即可。
伊纳勒听到这个便陷入了沉思。
“可恶的特鲁琴蛮贼,难道他们只想占住科哈特?明显是想连白沙瓦一并拿下啊,但如阿达尼正在返回,如果我军现在与其起冲突,势必会便宜了阿达尼,不如......”
他立时便有了主意,又让那人再次进入哈拉奇大营。
“什么?与我缔结条约,割让科哈特?”
哈拉奇一听也陷入了沉思。
“根据刚刚收到的消息,阿达尼大军正在北上,很快就要抵达科哈特了,此事是我国的密探通过电报机发出来了,此时伊纳勒应该还一无所知,不如......”
便答应了他,并说次日再签订正式协议。
那名使者能讲一口与诺盖人颇有些不同的突厥话,但勉强能够沟通,这让哈拉奇倒是有些诧异。
“阿富汗人的语言类似于波斯语,他们是如何懂得突厥语的,对了,记得来之前呼斯楞说过,吉尔扎伊人的前身是葛逻禄人,估计还是保留了不少突厥语的东西”
......
天刚蒙蒙亮,哈拉奇就被吵醒了。
“旅长,外面打起来了!”
哈拉奇立时就从睡眼惺忪中醒悟过来,“阿达尼来了?”
“应该是的,他们人数也不少,乌压压的一大片,几乎与伊纳勒差不多,打的也是月即别山鹰旗”
当他刚刚穿好衣服准备前往营中的了望台观战时,卫兵通报又来了一名使者!
哈拉奇笑道:“肯定是阿达尼的人,既然伊纳勒来到了这里,说明白沙瓦已经失陷,我军又出现了,他不可能再夺回白沙瓦,为今之计只有依靠我军帮助他们夺回”
果然,那名使者提出的条件竟与伊纳勒一模一样。
割让科哈特!
哈拉奇自然答应了,不过具体签订协议也要等到两家分出胜负才行。
当然了,对于这两家哈拉奇也没有完全相信,他还是让手下做好应战准备,随身携带的轻便短管火炮、迫击炮都在矮墙边严阵以待。
站在营中的了望台上,只见肤色黝黑、面庞枯瘦、服饰偏深的加兹尼人与肤色偏白、满面横肉、服饰偏浅的乌兹别克人在科哈特平原上正在酣战不休。
可以看得出,加兹尼人的战马普遍偏矮,多半是当地马与蒙古马的杂交,而乌兹别克人的战马普遍高大一些,肯定是引入了泽拉夫尚河汗血宝马的血统。
乌兹别克人有战马的优势,加兹尼人则是悍不畏死,双方一时谁也奈何不了对方,战事也一时半会儿不会结束。
哈拉奇的大营就在大战的正中央,与他们相隔的只有一道高约一米五的矮墙,哈拉奇的人数只有三千,交战双方的人数都是上万,大营孤悬于战场之中,犹如一艘漂泊在惊涛骇浪中的小舟,但双方都下意识地避开了大营。
这倒是一大奇景。
观战了半晌,哈拉奇有些意兴阑珊,便走下了了望台。
也是,都是在马上用冷兵器肉搏,刚开始时看的热血沸腾,看多了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反观特鲁琴以手枪为主的骑战看起来简单粗暴,实际上高效得多,那才是十八世纪骑战应有的。
半日后,外面的喊杀声逐渐平歇下来。
哈拉奇问道:“结束了?”
卫兵回道:“似乎并没有,但一开始是阿达尼军缓慢向东退却,伊纳勒并没有追,没多久他们也拔营而去,不过却是向北”
哈拉奇赶紧从地上坐了起来。
“难道是阿达尼得到了自己的拉瓦尔品第一带正在受到锡克人攻击的消息,便与伊纳勒达成了停战协议?由自己控制拉瓦尔品第,白沙瓦则让给伊纳勒?”
“有自己这支军队在侧,双方也不敢全力出手,对呀,我怎么一开始没有想到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我们是更大的敌人啊,他们,显然是默认了特鲁琴人占据科哈特的事实啊”
不过自己眼下该怎么办?无论去那个方向,都极有可能受到另外一方的攻击,自己在科哈特按兵不动倒是符合乞塔德的命令。
最终,他还是决定服从乞塔德的命令,就在科哈特驻扎下来。
......
哈拉奇这边厢按兵不动,不过还是将情况利用电报传给了图雷。
此时的图雷已经知晓拉贾辛格率领一万卡萨尔军攻入了拉瓦尔品第,便向东旁遮普的阿拉姆二世传达了再次进攻的建议,然后不理会他是否真的行动,将自己手下的三个旅全部调到了木尔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