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万般想法,却苦于无人交谈?
所以这王敏到底是想表达个什么意思呢?难道是无事想要写写诗舒舒情吗。
很显然她可没有这样的闲心来搞这些名堂,其实这事儿也很容易理解。
那就是王敏她想到京城来,想靠近大明的政治中心。
毕竟漠北之地再怎么发展那也属于偏远之地,昔日和林的繁华荣光是不可能再重现的。
所以她若是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还需来到大明的政治中心才行,而大明唯一的政治中心自然就是皇宫所在地的应天府了。
她是少有的聪明人嘛,自然是知道一直待在漠北都护府的话前途有限。
不过朱标就在思索着,是否需要将她调回京城呢。
调回来吧其实也行,反正漠北都护府那边一切都走上了正轨,需要按部就班的继续执行这些政策就行了,她人在不在漠北影响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再则说了,那华云龙也不完全是吃干饭的,就算他搞政策什么的不太行,难道按部就班的镇守还不行吗,在怎么说也是从血海中杀出来的悍将。
但话又说回来,就凭王敏在漠北所立下的功绩,升官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那么调她回京后,又该给她安排个什么差事比较合适呢。
像漠北都护府这些职位的主官都比较特殊,一切人事任免问题都由朱标亲自决断,兵部也只管听从安排记录在册即可。
首先朱标得确定王敏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才,毫无疑问,基层经验十足,改革创新能力极强,光是让她镇守一方的话,都感觉是有些浪费人才了。
像这样的人才那就应该放在最能办实事的位置上,只有这样的职位才能够体现出她的价值。
她王敏不是想进京吗,那好,便让她进京。
朱标当即转头看向一旁的张保说道:“派人去给漠北都护府副都护王敏传信,让她即刻回京待命”
“是,殿下”
张保拱手道,随即走到殿外安排人手。
文华殿内一般情况下不得有其他人在场,毕竟这里面有些事情若是传了出去,那影响可不是一般的大,这也是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奴婢拜见皇上,拜见太孙殿下”
张保出殿门的时候,刚好碰见走进门的老朱和小小朱。
老朱挥挥手示意他该干啥干啥去,说起来张保也是跟了老朱家二十来年的人了,老朱对他自然也是非常熟悉的。
“臣等拜见皇上,拜见太孙殿下”
待一大一小入殿后,齐黄两人自然也是起身拜见。
他们俩也是在昨天才得知这一情况,每日上午圣上都会带着太孙到文华殿内学习,于是这二人就有些纳闷了。
在文华殿学习?
这么会玩儿的吗?
确定是没走错地方?
皇宫内不是有宫中学堂吗,而且还有着各个地方最顶尖的大儒来教授学业,这怎么看也比文华殿好吧。
而且最重要的是,太孙殿下不是学别的,而是直接看奏折。
五六岁的孩子看奏折,还以为是听错了呢,这世道到底是谁疯了。
怎么就出去了五年时间,回来后一切都变了呢,还完全是不讲道理的那种变化,看不出一丝迹象。
但纳闷儿归纳闷儿,事情还是要继续做着走的。
“你们是...”
老朱见平时的刘璟不在了,又突然冒出来两个有些眼生的人,便疑惑的问道。
“臣齐泰”
“臣黄子澄”
“啥?这么会是你们两个?”
老朱闻言一脸的难以相信,这两个又黑又老的玩意儿是齐泰和黄子澄。
齐泰和黄子澄这两人老朱又不是没见过,那是妥妥的书生气质呀,这形象不说有多惊为天人,但至少也算是出类拔萃吧,在人群中也算是一眼就能找得出来的那种。
这些年也不知跑哪儿去了,怎么就突然变成这般模样了呢,用判若两人来形容也不为过。
老朱挥挥手示意他们回去坐下,随即又看向正前方的太子,比较好奇的想问问看这是什么情况。
朱标见状笑道:“父皇,儿臣之前安排他们到漠北都护府去历练了几年”
当初闲聊的时候老朱也曾问过,但朱标的回答只是说让他们到基层去历练历练,所以详细情况老朱也是不清楚的。
“只不过那边的风沙大太阳也大,所以模样有了些变化,不过没关系,在京城多待段时间就好了”
至于待段时间后会不会在变回来,朱标也不敢打包票。
他的意思是想说,等多待段时间后,大家也就习惯了他们这般模样。
朱标其实也有些奇怪,为什么从南方过去的人会变成这样呢。
而在漠北长大的人他也不是这般模样呀,难道是漠北风水排外吗,真是奇怪,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如此”老朱一副了然的点了点头,随即准备拉着小小朱朝着他们专属的位置走去。
那知小小朱不愿意,连忙跑到齐黄二人的案桌前。
当即好奇的问道:“你们二人就是齐泰和黄子澄吗?”
面对突如其来的太孙殿下,这两人自然是表现显得有些拘束。
虽然回京时间不长,但是关于太孙的各路消息还是听了不少的。
当今圣上不在亲政,而是每天都在带孙子,此事也让他们涨了些见识。
这有史以来,什么时候出现过为带孙子而不理朝政的情况呀。
但话又说回来,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大权力的太子,只能说当前大明的局势,是前所未有过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