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缇在答辩的前几天,也就是六月初回了国。
已经是初夏,天气很热,下了机场,滚滚的热气扑面而来。来机场接他的是郑宪文,这是在美国时就已经确定好的。虽然她表示自己是个已满二十二岁的大人,可父母还把她当成了小孩子。
这样炎热的天气让郑宪文来接她,孟缇连连道谢。
郑宪文接过她的行李,存心打趣,“两三个月不见,你真是越来越客气了。”
孟缇心里一惊,立刻否认,“没有的事情,嗯,郑大哥,我不想麻烦你。”
然而到底听出一点异样的情绪,郑宪文看了她一眼,依稀觉得她的精神状态不太好,也不跟她多话,“我看你坐飞机累得很了,回去休息后再说。”
“好的。”
很快就到了家,原以为两三个月没人住的屋子早已积满了灰尘,没想到还是窗明几净。
郑宪文笑着解释,“想到你要回来了,昨天我叫钟点工来打扫了一下。”
他一直都想得很周到,孟缇看着帮她放行李的郑宪文,所有的言语都显得贫乏,只能说一句:“谢谢了。”
“你跟我客气成这样,我真是不习惯,”郑宪文说,“下楼跟我去吃点东西。”
“不用了,我只想睡一会儿。”
“那不行。”
她窝在沙发里不想动,久违的家让她觉得异常温暖。加上转机的过程,她在路途上差不多花了足足一天,长久的失眠,真的有点累。郑宪文也不再强求,叮嘱她好好休息就下了楼。
回到了家,躺在睡了十几年的小床上,比起飞机上十几个小时的颠簸好了很多,但真躺在床上,却又睡不着。她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习惯性地去摸枕边的书,下面空空如也,她又不想去柜子里拿行李,于是眼睛一闭,强迫自己睡觉。
她的身体疲惫,短短一个下午就在多次的醒来和继续睡过去中度过,等到恢复了精神和体力,这个下午也差不多走到了尾声。
她随后想起自己还有事情要做,下了楼,沿着校园里的林荫大道骑车过去。柏油路上,斑驳的、阴暗交错的树影从车轮子下匆匆划过。
六月的学校已经颇有毕业的气氛,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不少宅居在宿舍一天的毕业生已经在道旁摆起摊子,垫上几层报纸,铺上一条床单,把书一字排开,开始大声吆喝贩卖。而学校的小鲍园里,标志性建筑和雕饰旁也时不时看到拿着相机的身影。
这一切的景物都那样熟悉,声音是熟悉的知了叫声,甚至连气味都是熟悉的,梧桐树在阳光下蔫蔫地耷拉着耳朵。这才是她成长、生活、学习了这么多年的校园。
从教职员工宿舍区去文学院必然要经过体育场,她骑车经过,忍不住被体育场的室外篮球场吸引了目光。大概是有什么比赛正在进行,场上真是人满为患,叫好助威声也是此起彼伏。所有的人忽然不为高温所苦,人群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全是黑压压的人头,在阳光下闪着黑黝黝的光。
这才是大学应该有的节奏,孟缇忍不住留了心,多看了场地几眼,一个出挑而熟悉的背影跃入眼中。她低低“咦”了一声,恰好一群女生齐心协力地高呼“赵老师加油”震响了场地。
孟缇一愣,迅速把自行车停在路旁,一路小跑着向体育场奔去。
远看觉得观众极多无比,近看更是如此,同学们简直是见缝插针地站着挤着,孟缇在外围转了两圈都不得而入,她的身材在女生中也算高,可跟男生比起来完全不够看,只能看到场中的人头奔跑,具体是谁完全不知道。
她咬咬牙,眼睛一闭就开始挤进人群,凭借着瘦削的身材和城墙厚的脸皮,也算杀出了一条血路。这样的行为肯定会引起不少人的不满,男生还好,往往是满脸不悦地转头,看清楚是她后很快就闪出窄窄的可供通行的道路;女生的态度则糟得多,眼看着就要到球场内圈了,前面那个女生忽然侧头,不耐烦地开口,“喂,你这人怎么乱……”
孟缇连连道歉,“很抱歉,我太……”
两个人都是一愣,下一秒同时大笑出声,双手飞快地握在一起。
“阿缇,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看着杨明菲那张因为看球而激动得满脸通红、眸光闪烁的脸,孟缇扬着嘴角笑了,解释说:“今天早上到的,累得很,在家里睡了一觉才出来。”
杨明菲了然地点点头,“这几个月我可想你了。当时我记得你说是去两个星期吧,怎么就变成了三个月?我昨天跟熙如还在说呢,你再不回来,几天后的答辩可怎么办。”
孟缇抿嘴笑,正要开口说“现在不是就回来答辩了吗”,却被忽然响起的欢呼浪潮打断了,那欢呼声就像海啸般刺得孟缇的鼓膜发疼。
“啊,”这阵子欢呼让杨明菲有所顿悟地睁大眼睛,挪了挪身子,一把把她从后面拉到自己身边,伸手朝球场一指,“快看快看,你家赵老师,那边高个的,穿蓝色球衣的,刚刚抢到了球!”
根本不需要杨明菲的提示,她就已经看到他了。他拍着球闪过了对方的球员,一抬头扔给了己方的另一个球员。
孟缇见识过赵初年的惊人身手,知道他的身体素质绝对是一流水准,不过那时候太暗。她知道他动作利落潇洒,出手极其迅速,却不知道他可以快到那个份儿上,也不知道他的球技这么好。例如刚刚带球过人,她还没看明白他是怎么从对方前面转移到后面的。他传球的动作倒是很优美,手肘轻轻一抬,几乎没怎么用力,球就飞了出去,动作就像那条抛物线一样完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